在每位游戏爱好者的记忆中,或许都存在着一个戴兜帽的身影,他要么是《刺客信条》中的英雄,要么就是《虐杀原形》中的Alex Mercer。
在《虐杀原形》初代中,主角A哥在游戏界有着不小的名气。
回想当年,这款游戏在网吧中的热度仅次于《侠盗猎车手》和《半条命》。尽管初代的剧情并不出色,但其独特的角色设定和畅快的战斗体验,使得游戏在发售后就取得了250万的销量,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成绩。如果续作能够让艾利克斯继续担任主角,并对剧情进行精心打磨,完全有潜力成为顶级IP。
然而,由于动视的一系列决策失误,这个本有可能成为业界翘楚的游戏IP,在第二代后就戛然而止。初代游戏的市场反响不错,让动视看到了这个IP的潜力,于是迅速投入了续作的开发。2012年4月,《虐杀原形2》在PS3和Xbox 360上正式发售。
动视内部对二代作品的整体质量感到满意,甚至为了宣传游戏,专门开发了一款Facebook应用来进行针对性的粉丝推广。但二代发售后,尽管热度高于初代,无论是销量还是玩家群体的口碑,都远不及前作。最终,动视在二代发售仅两个月后,也就是2012年6月,宣布了《虐杀原形》的开发团队Radical Entertainment正式解散,这也意味着这个IP将不再有续作的可能。
二代的失败,部分原因在于动视的固执。以今天的视角来看,二代可以算是早期大型政治正确游戏的代表,将初代中的白人主角替换为黑人。这一决定一经公布,便遭到了玩家的广泛批评。当时的争议并非在于主角的肤色,而是更换主角的决定本身。许多玩家表示,如果主角不再是A哥,他们将不会再购买游戏。制作组却一意孤行,不仅更换了主角,还将初代主角设定为最终boss。这样的决定无疑是对玩家的挑战,结果自然是灾难性的。
如果说更换主角是导致失败的导火索,那么《虐杀原形2》的整体游戏品质就是死亡的判决书。二代的玩法与初代并无太大差异,尽管画质有所提升,场景中加入了更多NPC,使得游戏看起来不再那么空旷,而且在战斗的爽快感上也有所增强。但关键的剧情方面,与初代相比并没有显著改进。
《虐杀原形2》的故事简单甚至有些老套,新主角因为女儿的关系而决定复仇,唯一的亮点是初代主角的妹妹在二代中的出现。此外,二代主角的性格设定并不讨喜,整场游戏充斥着不间断的咒骂,主角的杀人动机也显得牵强,仅仅是因为变强了所以要消灭所有人。相比之下,初代主角至少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,而二代的失败除了动视的固执外,还在于玩法上缺乏新元素,内容过于单调。
《刺客信条》系列虽然在玩法上每一代变化不大,但凭借优秀的剧情和人物刻画,成为了玩家期待续作的理由。而《虐杀原形》则是由于越做越差,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。
游戏被誉为第九艺术,但真正配得上这一称号的作品并不多,《生化奇兵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其丰富的色彩、独特的艺术风格、悠扬的复古音乐和曲折的叙事方式,都给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《生化奇兵》系列在玩法系统上可能不算突出,但在人文和剧情方面却独树一帜。《生化奇兵:无限》在六年的开发过程中,制作人Ken Levine多次推翻重做剧情和玩法,导致开发成本接近2亿美元。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成就了《生化奇兵:无限》,但对游戏公司来说却未必是好事。
尽管游戏在发售一年内卖出了400多万份,但由于高昂的开发成本和漫长的开发周期,2K Games在游戏发售后不久就解雇了Levine,并将IP交给了曾制作《生化奇兵2》的马林分部。
关于《生化奇兵》的续作,虽然有计划,但由于开发难度太大,加上时间和资金的限制,使得续作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。因此,我个人认为,《生化奇兵》这个IP很难会有第四部作品了。
自千禧年以来,游戏产业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,但真正能被称为经典的作品却寥寥无几。大多数被玩家铭记的经典之作,更多的是在上个世纪诞生的,比如1995年的《时空之轮》就是其中之一。当年3月,《时空之轮》集合了坂口博信、堀井雄二、二ノ宫悦子等业界大咖,登陆超级任天堂平台。无论是故事情节、玩法、画面还是音乐,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发售当年,SFC版的销量就达到了231万套,而多年后的NDS复刻版也有134万套的销量。2015年,在IGM评选的史上最佳100款游戏中,《时空之轮》排名第十三,足见其在玩家心中的地位。而原本不被看好的续作《时空之轮2》,在1999年发售时却给了玩家意外的惊喜。画面上的大幅提升,以及2D与3D混合的视觉表现,加上全3D的即时战斗演算,二代在剧情和世界观的构建上也更为细腻和多元化,让所有质疑者刮目相看。
《时空之轮》系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,除了游戏本身的品质过硬,其多元宇宙和平行时空的概念在当时也非常吸引人。尽管这些概念现在看来已不再新奇,但在当时却极具创新性。按照常理,连续两款游戏大获成功后,应该是继续推出续作,但《时空之轮》却突然没了下文。
这不得不提到开发商史克威尔的决定。尽管续作销量不错,时任执行副社长的坂口博信建议将《时空之轮》打造成像《最终幻想》那样的系列游戏,但史克威尔高层认为《时空之轮》与《最终幻想》相比仍有差距,公司也不需要另一个抢市场的系列游戏,因此拒绝了这一提议。就这样,《时空之轮》系列止步于第二代。